头部受外力撞击后若无明显症状,通常建议观察24-48小时再决定是否进行CT检查;若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则需立即检查。具体时机选择需结合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史和神经系统体征综合判断。
头部外伤后是否需立即CT检查与损伤风险密切相关。轻微撞击且无高危因素者,可先观察24小时,期间注意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及瞳孔变化。老年人或服用抗凝药物者,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尽早检查排除迟发性出血。儿童头外伤后若出现异常哭闹、嗜睡需提高警惕。
存在明确高危因素时需打破常规时间限制。车祸伤、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应立即扫描。伤后出现单侧瞳孔散大、肢体瘫痪提示颅内血肿可能,须争分夺秒完成检查。开放性颅骨骨折或脑脊液漏患者无论症状轻重均需急诊CT。醉酒或痴呆患者因症状隐匿性更强,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影像评估。
头部外伤后除影像检查外,需保持24-72小时专人陪护,避免剧烈运动和使用镇静药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限制钠盐摄入。恢复期出现头晕加重或新发视物模糊应及时复诊,后期可进行平衡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促进康复,但三个月内应避免再次头部撞击。
手指甲被砸断可通过清洁消毒、包扎固定、止痛处理、预防感染、促进生长等方式处理。手指甲被砸断通常由外力撞击、挤压伤、甲床损伤、甲板断裂、局部出血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碎甲和污物。使用碘伏溶液对甲床及周围皮肤消毒,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暴露的甲床组织。若指甲完全脱落,需保留离断的甲板置于生理盐水纱布中就医。
2、包扎固定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甲床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部分断裂的指甲需修剪游离缘,保留与甲床粘连部分。夜间可用铝制指托固定保护,防止睡眠中二次损伤。
3、止痛处理伤后24小时内冰敷10分钟缓解肿胀疼痛,间隔20分钟重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禁止将止痛药粉直接撒在伤口上。甲下血肿需由医生穿刺引流减压。
4、预防感染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细菌感染。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抗感染疗程。
5、促进生长新甲生长期间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夜间涂抹维生素E软膏保护甲周皮肤。完全再生需3-6个月,期间出现甲板畸形需就医矫正。
伤后两周内避免患指负重或接触水,洗浴时使用防水指套。恢复期定期修剪新生指甲边缘,防止倒刺引发甲沟炎。若6周后无新甲生长迹象,需排查甲母质损伤可能。日常操作重物时佩戴防护指套,高空作业者建议定期检查指甲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