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一般是指足癣,碰一下通常不会传染,但直接接触皮损部位可能传染。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传染概率与皮肤屏障完整性、接触时间、环境湿度等因素有关。
脚气传染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接触部位存在活动性皮损,如脱屑、水疱或糜烂面;二是接触时间足够长,真菌有足够机会附着到健康皮肤;三是被接触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局部环境潮湿。日常短暂触碰完整皮肤,传染概率极低。共用拖鞋、光脚踩踏潮湿地面等行为风险更高,因真菌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
特殊情况下可能通过接触传染:当患者足部存在大面积糜烂或渗出性皮损时,真菌孢子浓度较高;若接触者足部有微小伤口或长期处于多汗状态,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免疫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者更易被传染。
预防足癣传染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共用鞋袜、修脚工具等物品。已感染者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家庭成员应分开洗涤贴身衣物。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运动后及时更换吸汗袜子。若出现趾缝脱皮、瘙痒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角化过度型脚气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角质溶解剂和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
角化过度型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跟及足缘皮肤增厚、脱屑、皲裂。治疗需联合抗真菌与角质剥脱,常用外用药物包括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唑类抗真菌药,以及水杨酸软膏等角质溶解剂。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尿素软膏软化角质层以促进药物渗透。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通风,避免穿不透气鞋袜,定期用温水浸泡后轻柔去除死皮。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治疗期间建议穿透气棉袜并每日更换,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