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坐骨神经痛的引起一般是由腰椎突出,椎管狭窄等现象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以下六种方法,希望对你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有帮助。
1.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只要是采用一些口服药物或者是理疗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控制发病较急的一些病症,临床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根治坐骨神经痛。
2.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是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这方面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外用药物的治疗,临床专业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有利症消痛帖,在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上,治愈率高达93.8%,有效率高达95.6%,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也是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好方法。
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主要就是穴位治疗,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等穴位,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在一段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却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针灸治疗的弊端就是,非专业性针灸会给坐骨神经痛患者带来更大的损伤。
4.偏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目前偏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不多,偏方治疗坐骨神经痛并没有什么科学性可依据。
5.运动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运动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药物的治疗,如利症消痛帖,疗效会更明显。
1)、左右摆腿。站立位 ,双手扶墙 ,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 ,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 ,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 ,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 ,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4)、正坐举腿。坐位 ,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 ,直膝 ,脚跟着地 ,手握凳边 ,抬腿过脐 ,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5)、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着地 ,足尖跷起 ,两手平放大腿上 ,随即向前弯腰 ,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 ,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蹲跳。双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6.辅助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坐骨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zgsjt/
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采用侧卧屈膝或仰卧垫膝的睡姿缓解疼痛。正确的睡姿主要有减轻神经压迫、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肌肉紧张、分散压力点、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1、减轻神经压迫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可减少腰椎旋转,避免坐骨神经根受压。选择中等硬度床垫能更好支撑腰部曲线,过硬或过软的床垫可能加重神经刺激。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佳,过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代偿性紧张。
2、保持脊柱中立位仰卧位时在膝盖下方垫枕,使髋关节保持15-30度屈曲,能降低椎间盘压力。可用毛巾卷支撑腰部生理前凸,但厚度不宜超过手掌宽度。避免俯卧位睡眠,该姿势会迫使腰椎过度前凸,增加神经根张力。
3、避免肌肉紧张采用胎儿式侧卧时,躯干与大腿呈130度角可放松梨状肌,该肌肉痉挛常压迫坐骨神经。上肢放置于胸前或枕上,防止肩胛带肌肉牵拉。睡前可进行腘绳肌拉伸,降低夜间肌肉代偿性收缩概率。
4、分散压力点使用记忆棉材质的体位垫能均匀分散髋部和肩部压力,预防局部缺血导致的疼痛加重。改变体位时遵循整体翻身原则,避免腰部扭转。每2-3小时调整睡姿可防止单一姿势造成软组织疲劳。
5、促进血液循环抬高下肢20厘米能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水肿。寒冷环境需注意腰腿部保暖,低温可能诱发肌肉痉挛。睡前温水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水温不宜超过40度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除调整睡姿外,建议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使用腰椎支撑垫。急性期可尝试冰敷疼痛区域,慢性期改为热敷。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但需避免腰部旋转动作。若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神经阻滞或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