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注射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优先使用口服药,1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衰竭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适用于保留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这类药物使用方便且低血糖风险较低,但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体重增加。部分患者单用口服药无法达标时,可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
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必需,对晚期2型糖尿病同样关键。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水平。胰岛素能精准调节血糖且不受肝肾功能限制,但需注射操作并存在低血糖风险。预混胰岛素可兼顾基础与餐时需求,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分泌模式。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根据胰岛功能、并发症情况、生活方式等制定个体化方案。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配合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避免高脂高糖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出现多饮多尿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胰岛素糖尿病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等方式干预。
1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胰岛素治疗是核心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饮食上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采用定时定量进餐原则,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避免空腹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血糖仪监测应每日进行,重点关注餐前及睡前数值。
患者需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学习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注意轮换注射部位,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