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您好:
在美国每年有约37,500患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此外,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及时去除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以及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减退、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骨质疏松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gzss/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急性肾损伤、血栓栓塞、蛋白质营养不良、内分泌代谢紊乱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病理改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中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同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腹腔,可能表现为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皮肤红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2、急性肾损伤严重低蛋白血症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或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因素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可出现少尿、水肿加重、血肌酐升高等表现。治疗需停用肾毒性药物,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
3、血栓栓塞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静脉或动脉血栓,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肾静脉及肺动脉。可能与抗凝血酶Ⅲ丢失、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关,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呼吸困难、血尿等症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可选用华法林钠片,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蛋白质营养不良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能力,引起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需给予优质蛋白饮食,按每公斤体重1-1.2g补充,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可配合复方α-酮酸片减少氮质废物产生,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5、内分泌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等。患者可出现乏力、畏寒、骨痛等症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针对骨质疏松可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应保证适量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钠盐和饱和脂肪酸,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出现水肿加重、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和血脂,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