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若不及时用药治疗,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心血管损害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危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性代谢减低综合征。未规范治疗时,机体长期处于低代谢状态,基础体温下降伴随皮肤干燥脱屑,胃肠蠕动减弱引发顽固性便秘,骨骼肌代谢异常可表现为肌无力或肌肉酸痛。心血管系统受累可能出现心率减慢、心包积液甚至心力衰竭,血脂代谢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展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育龄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或妊娠并发症。
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并保持均衡饮食。
甲状腺疾病患者可通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碘摄入量、增加抗氧化食物等方式调整饮食结构。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等多种类型,饮食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限制碘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可适量增加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保证适量碘摄入,可食用加碘盐、海鱼等,同时增加西蓝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甲状腺炎患者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核桃、蓝莓等抗氧化食物。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避免过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萝卜等。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均需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日常饮食应规律均衡,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