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是一种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素以顽症著称。但虽是顽症,并非不治之症。
外阴白斑的医学名称为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营养不良。所谓外阴白斑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常常把外阴局部的皮肤与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性疾病,统称为“外阴白斑”。尽管本病是发生在外阴皮肤粘膜的病变,但实际上是整个机体包括脏腑、气血、津液及神经内分泌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因郁久而化热、血热而生风;因肝病而及脾、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阳气虚亏、肾气不健。冲任起于会阴、肝脉绕阴而过。肾为生殖发育之源其气通于二阴。由于肝热下乘而阴痒、水湿下注而阴肿,病人而阴血耗竭,肌肤失养,出现外阴干燥、变硬、萎缩等症状。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外阴白斑专题:http://www.fh21.com.cn/fuke/wybb/
外阴白斑病变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理类型判断,多数情况属于良性病变,少数可能伴随癌变风险。外阴白斑病变主要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等类型,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变薄、苍白伴瘙痒,病程进展缓慢。此类病变通常不会恶变,但可能因反复搔抓导致局部皲裂或感染。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化纤内衣。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相对少见,特征为外阴皮肤增厚、粗糙伴顽固性瘙痒。约5%的病例可能发展为外阴鳞癌,尤其长期未规范治疗者风险更高。确诊后需定期随访,必要时行局部病灶切除或激光治疗。若出现溃疡、硬结或色素沉着异常,应立即就医排除恶变。
外阴白斑病变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尤其伴有HPV感染或免疫缺陷者更需密切监测。日常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不适,但禁止自行使用强效激素或偏方治疗,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