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疗法
(1) 丹参息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15天为1疗程。
(2) 天麻头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驱风镇痛。主治偏头痛。
[处方及用法]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
(3) 疏肝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 清热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热;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
(5) 当归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6) 清肝痛停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
(7) 莲草茯苓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
(8) 散寒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温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
(9) 祛风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化痰;主治风痰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胆星10克、陈皮9克,水煎服。
(10)桂枝调和方
[功能主治]功能调和营卫;主治营卫不调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偏头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ptt/
男性偏头痛可能由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睡眠不足、颈椎病变、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一、遗传因素约60%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CACNA1A等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需记录头痛日记,避免已知诱因如红酒、奶酪等食物。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或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
二、精神压力长期工作压力或焦虑会刺激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导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释放引发疼痛。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减压。发作期间可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
三、睡眠不足睡眠障碍会降低疼痛阈值,影响5-羟色胺代谢。维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若伴随失眠可短期使用扎来普隆胶囊,但须警惕药物依赖性头痛。
四、颈椎病变颈椎退行性改变可能压迫枕大神经,引发颈源性头痛。这类疼痛多始于枕部并向额部放射,可通过颈椎MRI确诊。治疗需结合颈椎牵引、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五、脑血管痉挛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会导致脑血流异常,常见于高血压或吸烟人群。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辅助诊断,预防性用药包括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钙通道阻滞剂。
偏头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三餐,避免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柑橘类水果。建议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运动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寒冷季节需做好头部保暖,洗浴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若每月发作超过4次或出现视觉先兆、言语障碍等新发症状,须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完善头颅CT或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