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症状主要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等。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等因素有关。
1、多饮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常出现口渴、频繁饮水的症状。患者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3000毫升,且饮水后仍感口干。这种情况与高血糖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增高有关,需通过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控制。
2、多尿血糖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并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尿量明显增多。患者可能出现夜尿频繁,每日尿量可达2500毫升以上。长期多尿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就医进行尿糖和肾功能检查。
3、多食胰岛素功能障碍导致葡萄糖无法被细胞有效利用,机体代偿性增加进食量。患者常感饥饿,餐后不久又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下降。这种症状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相关,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节血糖。
4、体重下降尽管进食量增加,但葡萄糖利用障碍迫使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短期内下降5-10公斤。这种情况多见于1型糖尿病,可能伴随酮症酸中毒,需立即就医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
5、视力模糊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屈光不正而出现视物模糊。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还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野缺损或飞蚊症。出现该症状需进行眼底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监测血糖的习惯,每日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检测。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搭配适量优质蛋白和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吸烟饮酒,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和周围神经功能。若出现伤口不易愈合、手脚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乏力、体重下降、反复感染、贫血等症状。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脾脏肿大、夜间盗汗、皮肤瘀斑等表现。
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是典型表现,肿大的淋巴结质地中等、可活动且无压痛。可能与异常增殖的B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聚集有关。确诊需通过淋巴结活检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CD19等标志物。治疗可选用苯丁酸氮芥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药物。
2、乏力疲倦疾病导致的贫血和代谢异常会引起持续疲劳感,活动后加重。患者常伴有面色苍白、心悸等贫血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可通过输血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症状,同时需配合环磷酰胺片等化疗药物控制原发病。
3、体重下降约半数患者会出现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10%的情况,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相关。可能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需排除其他消耗性疾病,治疗上可采用氟达拉滨注射液联合化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4、反复感染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等细菌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预防性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有一定帮助,急性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5、贫血相关症状疾病晚期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会导致面色苍白、头晕、活动后气促等表现。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细胞。除输血外,可尝试沙利度胺胶囊调节免疫,严重者需考虑异基因造血gan细胞移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蒸蛋、西蓝花等。注意口腔和会阴部清洁,减少感染风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