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硬皮病患者需要用霜或油润滑手部,保持皮肤潮湿和柔软,防止皮肤干燥、皲裂和破裂,常用润滑剂有油和霜、矿物油、凡士林、矿油凝胶等。在风和寒冷气候,当手从事洗涤或暴露在阳光后,需要涂抹润滑剂,3~4次/日。每次冲洗手后,待手差不多干燥,涂抹润滑液保持皮肤潮湿,抹霜之后按摩皮肤能有效维持手部弹性结构,减少肿胀。如果患者属于干性皮肤,尤其手部,淋浴时多用肥皂,上床休息之前要求抹霜,戴松软手套,穿绒布睡衣。平时注意手部护理,避免切割、擦伤及伤痕,表皮护理,预防手指头倒刺。若出现倒刺,可以使用护肤霜或表皮清除液浸泡的棉签软化倒刺,不能用锐器向后推手指倒刺。如果倒刺变大,要剪掉,不可撕拉。沿指头将指甲剪成圆弧形,在修剪和锉手指时不要伤及皮肤。
硬皮病的手不能紧抓小的物品、不易从事缝纫、手工编织及接触粘性粗糙纱线等方面的工作。避免针或钉刺伤手指,患者不能用受伤手指敲打字机、弹钢琴或吉它,以免进一步损伤手指。
脚部灰指甲与手部接触存在传染可能,但需满足特定条件。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传染性取决于真菌活性、皮肤屏障完整性及接触时间等因素。
健康皮肤接触灰指甲脱落的皮屑或甲屑时,若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真菌通过角质层侵入后,需在适宜温湿度下繁殖才可能引发新感染。日常短暂触碰且及时清洁的情况下,传染概率较低。共用指甲剪、毛巾等物品或频繁徒手处理患处,会显著提高传播风险。免疫低下、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接触水的人群更易被传染。
直接接触活动性病灶且未及时消毒时可能发生传染。灰指甲病灶处常存在大量菌丝和孢子,当手部有倒刺、皲裂或伤口时,真菌可通过接触实现定植。长期未治疗的厚甲型灰指甲患者,其甲屑中的真菌存活时间可达数月,通过接触污染环境间接传播的风险更高。手足多汗或穿戴不透气鞋袜会加速真菌扩散。
建议接触灰指甲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双手,避免搔抓其他部位皮肤。患者应单独使用修甲工具并定期消毒,棉袜需60℃以上热水烫晒。出现甲板增厚、变色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配合口服特比萘芬片。保持手足干燥通风,减少公共场所赤足行走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