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可能与外伤、医源性操作、感染等因素有关。
外伤是尿道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骑跨伤、骨盆骨折等直接暴力作用。骑跨伤多见于男性,当会阴部受到撞击时,尿道球部容易被挤压在耻骨联合下方导致损伤。骨盆骨折时,骨折断端可能刺破或撕裂尿道膜部。医源性操作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等器械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擦伤或穿孔。长期留置导尿管也可能因压迫导致尿道缺血坏死。感染如淋球菌性尿道炎反复发作,可引发尿道狭窄,严重时导致尿道壁组织脆弱易损。
尿道损伤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血尿、会阴部肿胀疼痛等症状。轻度损伤可通过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促进愈合。严重损伤如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常用术式包括尿道端端吻合术、尿道成形术等。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过早排尿增加吻合口张力。日常应避免会阴部外伤,导尿等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规范执行,出现尿路感染应及时治疗防止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手术后存在复发可能,但概率较低。复发风险与损伤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尿道狭窄手术后的复发通常与瘢痕组织过度增生、感染未彻底控制或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足有关。采用尿道成形术的患者复发率低于单纯尿道扩张术,因前者能更彻底切除狭窄段并重建尿道连续性。术后规范使用硅胶导尿管4-6周,配合定期尿道冲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若术后出现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症状,需警惕复发可能。
建议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尿流率检测,避免骑跨运动等可能损伤尿道的活动,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以维持尿路冲洗。出现排尿异常应及时返诊,早期干预可通过尿道扩张等非手术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