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并加强皮肤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结痂,伴有明显瘙痒。日常护理中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因素,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以及刺激性化学物质如洗涤剂、香皂等。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摩擦和过度搔抓皮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洗后立即涂抹保湿霜锁住水分。保持室内适宜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饮食上注意观察并记录可能引起症状加重的食物,常见如海鲜、坚果、辛辣食物等,但无需盲目忌口。
湿疹发作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控制症状。若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等需及时就医。平时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概率。
湿疹婴儿的护理可通过保湿修复、避免刺激、合理用药等方式进行。
湿疹婴儿的皮肤护理需要注重保湿和减少刺激。保湿修复是基础,建议每日使用无香精、无酒精的婴儿专用保湿霜,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避免刺激包括选择纯棉衣物、避免过热环境、使用温和无皂基洗浴产品。合理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以及他克莫司软膏等非激素类药膏。洗澡水温控制在36-38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0分钟。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衣物清洗需使用无磷洗衣液并充分漂洗。
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宠物毛发,定期修剪婴儿指甲防止抓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