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产生。胰岛是胰腺内分泌部的重要结构,主要由α细胞、β细胞、δ细胞等组成,其中β细胞占胰岛细胞总量的多数,负责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胰岛β细胞在血糖调节中起核心作用。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摄取葡萄糖,经代谢产生三磷酸腺苷,触发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和钙离子通道开放,促使胰岛素分泌颗粒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胰岛素。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激素,包含A链和B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特定空间结构。胰岛素分泌受多种因素调控,除血糖浓度外,还包括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刺激,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抑胃肽等肠促胰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胰岛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这些细胞含有大量胰岛素储存颗粒,每个β细胞约含10000个分泌颗粒,但仅1-5%处于可立即释放状态。β细胞还具有葡萄糖敏感性阈值,通常在血糖达到5毫摩尔每升时启动胰岛素分泌。长期高糖环境可能导致β细胞去分化和凋亡,影响胰岛素合成能力。保护β细胞功能对维持血糖稳态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减轻β细胞负担,出现血糖异常时需及时就医评估胰岛功能。
C肽和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两种物质,两者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但作用不同。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水平,而C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临床上常通过检测C肽水平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时,首先形成前胰岛素原,随后分解为胰岛素原,最终裂解为胰岛素和C肽。由于C肽与胰岛素以等摩尔比例释放入血,且半衰期更长、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因此C肽检测能更准确反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能力。在糖尿病诊断中,1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通常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正常或偏高,随着病程进展逐渐下降。C肽检测还可用于鉴别低血糖原因,如胰岛素瘤患者C肽水平异常升高,而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导致的低血糖则C肽水平受抑制。
C肽本身过去被认为无生理活性,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可能通过激活Na+/K+-ATP酶参与微血管保护,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肾病。在胰岛移植或β细胞再生治疗中,C肽水平是评估移植效果的重要指标。检测时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C肽清除率下降可能导致检测值假性升高,而血液样本溶血会干扰测定结果。
日常监测中,C肽释放试验需与血糖、胰岛素检测联合分析。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评估胰岛功能时包含C肽检测,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或出现不明原因低血糖时。检测前应遵医嘱调整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会刺激C肽分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残余胰岛功能,延缓C肽水平下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