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胰腺炎分为急性与慢性,用药方案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合并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能需禁食并配合肠外营养支持。
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该药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胰腺炎,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含酒精药物同用。
2、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覆盖胰腺炎常见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通过抑制DNA旋转酶阻断细菌复制。可能出现肌腱炎、光敏反应等副作用,妊娠期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3、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针对厌氧菌感染或合并腹腔感染的胰腺炎患者,能穿透胰腺组织破坏病原体DNA结构。用药后可能出现金属味觉、尿液变色,治疗期间须严格禁酒。
4、注射用乌司他丁蛋白酶抑制剂可减轻胰腺自身消化损伤,降低炎性介质释放。尤其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早期,需注意过敏反应监测,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
5、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生长抑素类似物通过抑制胰酶分泌缓解胰腺炎症,对胰瘘患者效果显著。需皮下注射给药,可能引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胰腺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急性期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高脂食物。戒烟限酒,控制血脂血糖,定期复查胰腺影像学。重症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内镜或手术干预。
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引发胰腺坏死、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结石梗阻位置、持续时间、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胆结石阻塞胰管或胆胰管共同通道时,胰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水肿性胰腺炎,但若结石持续嵌顿可能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伴随持续高热、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腹腔积液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结石自行排出后症状可缓解,但多数需紧急解除梗阻。合并胆道感染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急剧升高、降钙素原异常增高。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全身并发症,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确诊胆源性胰腺炎后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根据病情选择内镜取石或手术治疗。恢复期应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