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牙第二天一般可以正常吃东西,但需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拔牙后24-48小时是创口愈合关键期,建议选择温凉软食以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拔牙后第二天进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鸡蛋羹、软面条等。这类食物无须过多咀嚼,可降低对创口的机械刺激。食物温度建议接近体温,避免高温导致血管扩张引发继发性出血。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可适量食用豆腐、鱼肉泥等。进食后需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健侧牙齿咀嚼能减少伤口压力,促进血凝块稳定。
若拔牙创面较大或存在缝合情况,需延长软食时间至3-5天。阻生智齿拔除后可能出现张口受限,此时可将食物处理成糊状便于吞咽。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避免高糖食物影响愈合。吸烟饮酒会干扰凝血过程,拔牙后至少72小时内应严格禁止。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加剧或食物嵌入创口时,应及时复诊处理。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使用吸管造成负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可食用猕猴桃、南瓜等食物。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血压升高引发出血。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干槽症等并发症,确保创面正常愈合。
牙齿松了通常不建议自己拔除。牙齿松动可能是由牙周炎、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的,自行拔牙可能导致感染、出血或损伤周围组织。
牙齿松动程度较轻时,可能通过牙周治疗、固定等方式保留牙齿。牙周炎引起的松动需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炎症。外伤导致的松动可通过牙弓夹板固定,多数情况下牙齿能重新稳固。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进行专业口腔处理。
当牙齿松动达到三度以上且无保留价值时,应由口腔外科医生进行规范拔除。拔牙前需拍摄X光片评估牙根情况,术中需严格消毒并使用专用器械,避免损伤邻牙和牙槽骨。拔牙后需咬紧棉球止血,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方案。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定期进行洁牙和口腔检查。避免用松动牙咬硬物,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牙周健康。若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更需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