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血液科

低蛋白血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低蛋白血症如何治疗

低蛋白血症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蛋白制剂、治疗原发病、静脉输注白蛋白、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低蛋白血症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炎症、蛋白质丢失过多、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乏力、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改善营养性低蛋白血症。每日可适量摄入鸡蛋、牛奶、鱼肉等易吸收的动物蛋白,搭配大豆及其制品等植物蛋白。对于胃肠功能较差者,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蛋白质加重消化负担。合并水肿患者需同时控制钠盐摄入。

2、补充蛋白制剂

口服蛋白粉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作为饮食辅助。乳清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等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超量补充。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碍者,可能需要短肽型或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如短肽型全营养配方粉。

3、治疗原发病

由慢性肝肾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肝硬化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利尿剂,肾病综合征患者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蛋白质丢失需控制肠道炎症,可选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

4、静脉输注白蛋白

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或出现严重水肿时,可能需要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该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通常用于急性大量蛋白丢失、烧伤等情况。输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警惕过敏反应和循环负荷过重。

5、定期监测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尿蛋白等辅助判断病因。对于遗传性低蛋白血症患者,需终身随访管理。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和体重变化,发现异常水肿及时就医。

低蛋白血症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质消耗。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饮食上保证热量充足,避免单纯高蛋白饮食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合并水肿者需抬高肢体,穿着弹性袜。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改治疗方案。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心悸 肠梗阻 干槽症 毛囊瘤 粉刺样痣 槭糖尿病 玻璃体变性 听神经损伤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继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