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憋不住尿通常能恢复,多数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少数情况下可能需医疗干预。
产后尿失禁多因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群受到牵拉或损伤导致。盆底肌像一张吊网支撑膀胱、子宫等器官,肌肉力量减弱时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漏尿现象。产后42天至6个月是黄金恢复期,坚持每天做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增强肌肉收缩力。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组。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辅助定位肌肉位置,帮助掌握正确发力方式。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电流被动激活神经肌肉,适合无法自主收缩的患者。
若产后超过1年仍存在严重漏尿,可能合并尿道括约肌损伤或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动力学检查可评估尿道闭合压力及膀胱敏感度,确诊后需进行悬吊术等手术治疗。部分产妇合并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尿失禁需神经科会诊。
建议产妇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跑跳,控制体重减少腹部压力。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如出现尿频尿急伴发热需排查尿路感染,及时就医防止炎症加重盆底损伤。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服用缓解尿失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