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乳腺病主要有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和乳腺癌。乳腺病多与激素水平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
1、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感,月经前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可见腺体结构紊乱,通常无须特殊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或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2、乳腺炎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前者多由细菌感染导致,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后者可能与导管扩张有关。需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哺乳期患者应排空乳汁辅助缓解。
3、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触诊为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的无痛肿块。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增长倾向者可观察,增大明显时需手术切除,药物干预效果有限。
4、乳腺囊肿乳腺囊肿为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可能与激素波动有关。多数无症状,较大囊肿可引起胀痛,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可确诊并治疗。复发性囊肿需排除内分泌疾病,必要时服用桂枝茯苓胶囊调理。
5、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早期表现为无痛肿块、乳头溢血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钼靶和穿刺活检可确诊,治疗需结合手术、化疗如多西他赛注射液、放疗等综合手段。定期筛查对40岁以上女性尤为重要。
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关注形态变化;40岁后每1-2年接受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低脂饮食有助于乳腺健康,出现持续疼痛、肿块等异常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老年人疝气的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疝气带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老年人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薄弱、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肿块、坠胀感等症状。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或手术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该方法主要通过减少腹压、避免重体力劳动、控制慢性咳嗽等方式缓解症状。患者可穿戴宽松衣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因。
2、疝气带固定疝气带固定是一种临时性治疗措施,适用于暂时无法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疝气带通过外部压力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磨损、局部不适等问题。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佩戴,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该方法不能根治疝气,仅作为过渡措施,患者仍需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
3、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微创手术方式,适用于多数老年疝气患者。手术通过小切口置入补片加强腹壁薄弱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概率低。但需要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有一定要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需谨慎选择。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
4、开放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是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直接切开疝囊还纳内容物,并用补片或自身组织修补缺损。该方法视野直观,操作可靠,但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需加强伤口观察和护理。高龄患者需评估手术耐受性,做好围手术期管理。
5、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现代常用术式,通过人工材料修补缺损而不牵拉周围组织。该方法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适合老年患者。补片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长期留存体内提供支撑。术后需避免早期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控制好血糖,降低感染风险。
老年疝气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活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控制体重减轻腹部负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出现疝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或无法还纳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警惕嵌顿疝等急症发生。家属应协助老人做好生活护理,创造有利于康复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