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42天复查是评估产妇身体恢复和新生儿发育的关键检查,主要涉及子宫复旧、伤口愈合、盆底功能、乳腺状况及心理状态五项核心内容。
1、子宫复旧:
产后子宫需6周左右恢复至孕前状态。复查时通过超声检查宫缩情况,观察恶露是否排净。若存在宫腔残留或收缩乏力,可能引发感染或晚期出血。中医称为"恶露不绝",西医诊断为子宫复旧不全,需结合益母草等药物或缩宫素治疗。
2、伤口愈合:
剖宫产腹部切口或会阴侧切伤口需检查愈合质量。常见问题包括线头反应、愈合不良或瘢痕增生。伴发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可能,需进行伤口处理。糖尿病患者更需关注血糖控制对愈合的影响。
3、盆底功能:
妊娠和分娩易导致盆底肌损伤,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脏器脱垂。通过指检和肌电图评估肌力,Ⅲ度以下损伤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恢复,严重者需生物反馈治疗或悬吊手术。
4、乳腺状况:
检查哺乳期乳腺导管通畅度,排查乳汁淤积或乳腺炎。指导正确衔乳姿势可预防乳头皲裂,出现硬块伴发热需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乳汁细菌培养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5、心理评估: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筛查心理状态。产后激素骤变、育儿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情绪障碍,轻度可通过心理咨询缓解,中重度需药物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恶化。
复查期间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携带孕期检查记录本。饮食应保证每日500毫升乳制品和75克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伤口。可进行腹式呼吸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禁止过早进行卷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母乳喂养者需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剖宫产产妇需持续使用腹带至复查确认伤口愈合良好。发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头痛或情绪低落超过两周等情况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