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6/20 10:07
发布于 2025/06/20 10:07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主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量异常增多、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呈暗红色且伴有血块。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宫缩,必要时需行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时阴道流血呈间歇性,色暗红伴有血块;胎盘植入则可能引起突发性大量出血。需及时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完全性胎盘植入可能需子宫切除术。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宫腔内残留组织。
3、软产道损伤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阴道或会阴部裂伤,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持续性出血。检查可见明确裂伤口,需立即行缝合止血。严重裂伤可能累及直肠或膀胱,需多学科协作处理。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分娩速度、规范助产操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阴道流血不凝。需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同时处理原发病。产前凝血功能筛查及高危妊娠管理可降低发生概率。
5、子宫内翻罕见但危急的并发症,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导致,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症状,阴道可见内翻子宫脱出。需立即手法复位,无效时需手术修复。预防关键在于第三产程规范管理,避免暴力按压子宫。
产后出血预防需从孕期开始,定期产检筛查高危因素,分娩时监测出血量,产后2小时重点观察。建议产妇保持会阴清洁,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宫缩,饮食注意补充铁质和优质蛋白,如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母乳喂养有助于子宫复旧,出院后遵医嘱复查血常规,警惕晚期产后出血发生。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