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为什么会腹痛

发布于 2025/07/03 07:00

急性肠炎腹痛主要由肠道黏膜炎症刺激、肠蠕动异常和神经敏感性增高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反应过度和缺血性损伤。

1、病原体感染

病毒、细菌侵入肠道后释放毒素,直接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触发炎症介质释放。这些物质刺激肠道痛觉神经末梢,同时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导致阵发性脐周或下腹绞痛。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是常见致病原,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诊断。

2、饮食不当

摄入变质食物或过敏原后,未被充分消化的成分刺激肠壁,促使肠管剧烈收缩试图排出有害物质。这种机械性刺激通过内脏神经传导至中枢,表现为进食后加重的痉挛性疼痛。生冷辛辣食物可能加重黏膜血管收缩,延长腹痛持续时间。

3、菌群失衡

肠道益生菌数量减少时,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大量气体和酸性代谢物。这些物质改变肠道内环境,诱发异常发酵反应,导致腹胀与隐痛交替出现。长期使用抗生素是破坏菌群平衡的主要诱因之一。

4、免疫反应

部分患者肠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因子。这些物质不仅扩张血管增加通透性,还会降低痛觉阈值,使患者对正常肠蠕动产生痛感。自身免疫性肠炎患者此类机制更为显著。

5、缺血损伤

严重腹泻导致脱水时,肠道血流灌注不足造成黏膜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乳酸堆积,刺激化学感受器产生持续性钝痛。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这种缺血性腹痛。

急性肠炎发作期应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增加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逐步引入蒸蛋、苹果泥等低纤维食物,每日少量多餐。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腹部可热敷缓解痉挛。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