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如何锻炼小腿肌肉
发布于 2025/05/15 15:14
发布于 2025/05/15 15:14
跟骨骨折后锻炼小腿肌肉可通过踝泵运动、直腿抬高、抗阻训练、平衡练习、渐进性负重行走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阶段调整强度,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恢复。
骨折早期卧床期间可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通过主动背屈和跖屈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同时刺激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轻微收缩。每日分3-4组练习,每组15-20次,动作需缓慢匀速。
2、直腿抬高: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离床面约30厘米,维持5秒后放下。该动作可增强股四头肌力量,间接减轻小腿肌肉代偿性萎缩。练习时需确保跟骨无异常疼痛,每日2组,每组10-12次为宜。
3、抗阻训练:骨折愈合中期可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坐位时将弹力带套于前脚掌,缓慢完成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动作,阻力强度以肌肉轻微酸胀为度。该阶段可逐步增加比目鱼肌的向心收缩训练,每周3次,每次15分钟。
4、平衡练习:
拆除石膏后通过单腿站立训练提升本体感觉。初期可扶墙维持平衡,逐渐过渡到无辅助站立,每次保持30秒。平衡训练能激活小腿深层肌群,改善骨折后踝关节稳定性,每日练习2-3次。
5、渐进性负重:根据影像学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行走负荷。从双拐部分负重开始,过渡到单拐、全负重行走。行走时注意足跟-足弓-前足的正确着地顺序,配合提踵运动强化腓肠肌耐力,每周递增10%活动量。
康复期间建议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类、豆制品及乳制品,每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肿胀明显时可进行向心性按摩配合冷敷,睡眠时抬高患肢15厘米。恢复后期可尝试骑固定自行车或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跳跃和剧烈跑动。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就医。
上一篇 : 跟骨折后期如何锻炼才正常走路
下一篇 : 脚骨折怎么锻炼小腿肌肉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