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缝合的适应证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0 05:47

肌腱缝合的适应证主要有肌腱断裂、肌腱部分撕裂、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肌腱移植术后以及肌腱损伤伴随功能障碍等。肌腱缝合是恢复肌腱连续性和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肌腱断裂

肌腱断裂是肌腱缝合的主要适应证,常见于锐器伤、运动损伤或外伤导致肌腱完全离断。肌腱断裂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若不及时缝合可能导致肌腱回缩、粘连或功能丧失。临床常用改良Kessler法或Bunnell法进行缝合,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2、肌腱部分撕裂

肌腱部分撕裂指肌腱纤维未完全断裂但存在明显损伤,常见于慢性劳损或急性拉伤。患者表现为局部压痛、力量减弱和活动时疼痛。当撕裂范围超过肌腱横截面积的50%时需手术缝合,可采用改良Krackow缝合或Mason-Allen缝合技术,术后需制动保护。

3、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

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多因早期过度活动、感染或缝合技术不当导致。患者原手术部位再次出现疼痛、肿胀和功能丧失。二次手术需彻底清创并采用更强固的缝合方式如四股核心缝合结合周边连续缝合,术后需延长制动时间并严格控制康复进度。

4、肌腱移植术后

肌腱移植术后需进行端端或端侧缝合固定,常见于肌腱缺损重建或功能重建手术。移植肌腱多取自掌长肌腱或趾长伸肌腱,采用Pulvertaft编织法或侧侧缝合技术可提高愈合强度。术后需个性化制定康复计划,避免移植物滑脱或断裂。

5、肌腱损伤伴随功能障碍

当肌腱损伤导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或肌力显著下降时需手术缝合。常见于手部屈伸肌腱损伤或跟腱断裂,表现为特定动作无法完成或肌力测试明显减弱。手术需在伤后1-2周内进行,采用加强型缝合技术结合早期保护性活动,可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肌腱缝合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和抗阻训练。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肌腱胶原合成。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会影响组织愈合。如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缝线断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