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程

发布于 2012/10/30 10:03

佝偻病是一种儿童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骨质矿化不良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其表现可涉及神经、肌肉、骨骼、消化、心肺、智能和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其中主要以神经兴奋性改变、肌肉松弛和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病变最为主要。临床将本病病程分为以下四期:

初期

多在3个月左右起病,这时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多汗、夜惊等。此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骨骼X线下可表现正常。

激期

此期可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3~6个月的婴儿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顶骨或枕骨中央可有乒乓球样感觉。6个月后由于双侧额骨、顶骨中央部分骨样组织堆积而形成方颅、马鞍颅和十字颅等。前囟门闭合延迟。

胸部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可触及或见到球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为明显,自上而下呈串珠样,称为肋骨串珠。肋骨骨骺部内陷,胸骨前突,形成鸡胸样畸形。胸骨剑突部内陷则称为漏斗胸这些都会影响呼吸功能。

腕踝部骨骺呈圆环形膨出,形成手镯、足镯样变。在开始站立、行走后,双下肢可出现弯曲畸形,呈“O”形腿或“X”形腿,弯曲部位以胫骨中下1/3交界处最多见。

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X线下在2~3周后改善。

后遗症期

重症佝偻病在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后,多残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但其骨骼干骺端已无活动性病变,这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

佝偻病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