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12/11/07 16:40

脑瘫综合征是由于产前发育异常或围产期异常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多种大脑病变引起的运动障碍

运动系统异常

患儿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和瘫痪肢体主动运动减少,不能完成相同年龄正常小儿应有的运动发育进程,包括竖颈、坐、站立、独走等粗大运动,以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肌张力异常

不同类型的患儿肌张力异常表现各不相同,痉挛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瘫痪肢体松软,但仍可引出腱反射;而手足徐动型表现为变异性肌张力不全。少数患儿有面肌痉挛,也有不自主手足徐动。

姿势异常

受异常肌张力和原始反射消失影响,患儿可出现多种肢体异常姿势,下肢股部明显内收,两膝紧紧靠拢,行走时呈剪刀或交叉步态;足部呈马蹄畸形,多以足尖着地,步态雀跃不稳,甚至步行困难,4-5岁时还不能行走。

反射异常

多种原始反射消失延迟。痉挛脑瘫患儿腱反射活跃,可引出踝阵挛和阳性Babinski征。

惊厥发作

发生在大约25%的患者中,最常见于痉挛型患者。斜视和其他视觉缺损也可出现。由于核黄疸引起的手足徐动的患儿常常表现为神经性耳聋和向上凝视性麻痹痉挛性偏瘫或截瘫的患儿常常有正常的智力;痉挛性四肢瘫痪和混合型常常和伤残性精神发育迟缓有关。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