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肠胃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6/20 08:39
发布于 2025/06/20 08:39
婴儿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腹痛和脱水。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呕吐是婴儿急性胃肠炎的常见早期症状,可能突然发生且频率较高。胃部受刺激或感染时,婴儿会出现进食后立即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或黏液。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体液丢失,需警惕脱水风险。家长应暂时停止喂食,待呕吐缓解后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性状改变,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持续数日,排便时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严重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需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改用无乳糖配方。
部分婴儿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摄氏度以上。发热多由病原体感染引发免疫反应所致,可能伴随畏寒或四肢冰凉。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持续高热或热峰间隔缩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
婴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蜷缩身体或拒按腹部,肠蠕动加快时可闻及肠鸣音。腹痛多因肠痉挛或炎症刺激引起,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不适,避免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若出现持续性剧痛或腹胀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中重度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及精神萎靡,哭时泪少或无泪。脱水程度可通过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判断,超过2秒提示中度脱水。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补充水分。
婴儿急性胃肠炎护理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尝试喂水,从米汤等流质开始逐步恢复饮食。每次排便后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疹,呕吐时保持侧卧防误吸。观察精神状态和脱水体征,出现嗜睡、抽搐、血便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就医。预防措施包括规范洗手、餐具消毒和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上一篇 : 慢性肠胃炎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 : 急慢性肠胃炎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