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性肠炎的症状
发布于 2025/07/03 12:49
发布于 2025/07/03 12:49
宝宝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发热、腹痛、呕吐、脱水等。细菌性肠炎通常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可能通过不洁饮食或接触传播,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检测和抗感染治疗。
腹泻是细菌性肠炎最典型的表现,宝宝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脓血便,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沙门氏菌感染时粪便常带腥臭味,志贺氏菌感染可能出现血便。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尿量和精神状态。
多数患儿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部分严重感染可能伴有寒战。发热是机体对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引发惊厥。家长可采用物理降温措施,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肠道炎症刺激会引起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腹痛常在排便前加重,排便后暂时缓解。家长可轻柔按摩宝宝腹部缓解不适,但需警惕持续剧烈哭闹可能提示肠套叠等并发症。
部分患儿在疾病初期会出现胃内容物或胆汁样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进食困难。频繁呕吐会增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风险,建议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呕吐剧烈时需暂时禁食并就医静脉补液。
中重度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是细菌性肠炎最危险的并发症。家长应记录宝宝24小时出入量,观察前囟门是否下陷,发现脱水征兆须立即就医。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重度需住院治疗。
细菌性肠炎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腹泻期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抽搐或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需急诊处理。
上一篇 : 肠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你要知道
下一篇 : 盲肠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