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骨折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7/05 06:44
发布于 2025/07/05 06:44
脚踝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支具固定、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脚踝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手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错位的骨折端重新对齐,恢复骨骼正常解剖结构。操作前需进行局部麻醉减轻疼痛,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该方法创伤小但稳定性较差,需严格配合后续固定措施。
石膏固定是保守治疗的核心措施,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采用高分子石膏或传统石膏绷带对患肢进行外固定,保持骨折端稳定对接。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关节,固定时间通常为4-8周。期间需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
可拆卸支具适用于后期康复阶段,具有调节灵活的优势。通过塑料支架与魔术贴组合实现渐进式负重,允许定期拆除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支具角度和固定强度,配合X光片监测骨痂形成进度。
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严重移位或不稳定骨折。常见术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等,通过植入物维持骨折端力学稳定。术后早期可开始非负重活动,配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术能实现解剖复位但存在感染、内固定失效等风险。
系统康复训练贯穿治疗全程,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和步态训练。急性期进行足趾主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泵运动、平衡训练等。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进程。
脚踝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食用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根据医生指导循序渐进增加负重,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帮助功能恢复。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活动需及时就医排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
上一篇 : 简述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下一篇 : 鼻骨骨折了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