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危害

发布于 2025/06/30 08:24

小孩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等危害。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皮肤苍白

缺铁性贫血患儿常见面色、口唇、甲床苍白,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家长需观察孩子眼睑结膜颜色,若按压指甲后超过3秒未恢复红润需警惕。日常可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2、乏力易倦

患儿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轻微运动即出现气促、疲倦,与肌肉组织缺氧有关。家长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严重时可出现心率增快、心脏杂音等循环代偿表现,需及时检测血清铁蛋白指标。

3、食欲减退

舌乳头萎缩导致味觉减退,患儿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啃食冰块、泥土等。家长应提供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避免餐前饮用影响铁吸收的乳制品。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4、注意力障碍

大脑缺氧可影响神经递质合成,表现为烦躁、学习成绩下降。研究发现缺铁儿童认知测试分数较低,及时补铁后多数可逆。家长需关注孩子学习状态,避免误诊为多动症,必要时检测血红蛋白水平。

5、反复感染

缺铁会削弱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家长应注意保暖防病,接种流感疫苗。长期贫血可能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增加结核等特殊感染风险。

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保证每日膳食摄入足量血红素铁,早产儿、双胞胎等高风险群体建议定期筛查。补铁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导致氧化损伤。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铁储备,6月龄后及时添加含铁辅食。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常规,直至铁蛋白恢复正常并维持3个月。合并慢性腹泻或消化道出血者需进一步查明病因,不可单纯补铁延误原发病诊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贫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