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呼吸衰竭常见原因
发布于 2025/06/30 12:18
发布于 2025/06/30 12:18
术后呼吸衰竭常见原因主要有麻醉药物残留、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基础肺疾病等。术后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全身麻醉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功能,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肌无力。部分麻醉药物代谢较慢,术后可能出现药物残留效应。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密切监测呼吸功能,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手术创伤和气管插管可能破坏呼吸道防御机制,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术后卧床、咳嗽反射减弱易导致分泌物潴留,引发肺炎。表现为发热、咳脓痰、肺部湿啰音等。需及时进行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手术体位、疼痛限制呼吸运动等因素可导致肺泡萎陷。胸腹部手术后更易发生,表现为局部呼吸音减弱、氧合下降。可通过深呼吸训练、体位引流、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改善。严重者需无创通气支持。
严重创伤、感染、大量输血等因素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治疗需机械通气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术前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等基础肺部病变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呼吸衰竭。这类患者肺功能储备差,手术应激易导致失代偿。术前应充分评估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必要时延长机械通气时间。
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或呼吸支持。对于高危患者,术前应优化肺功能,术中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术后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平衡疼痛控制与呼吸抑制风险。营养支持对恢复呼吸肌功能也很重要,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上一篇 : 气胸肺大泡必须切除吗
下一篇 : 左侧气胸有什么危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