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高血压的药副作用

发布于 2025/10/16 14:38

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但多数可控。常见副作用主要有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干咳、头晕、性功能障碍等。患者需遵医嘱定期监测,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降压药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多与利尿剂相关,可能表现为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定期检测血电解质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肝功能异常多见于他汀类或部分钙拮抗剂,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皮肤黄染,需每3-6个月检查转氨酶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发干咳,与缓激肽积累刺激呼吸道有关,夜间症状可能加重,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改善。地平类钙拮抗剂可能引起踝部水肿或面部潮红,与毛细血管扩张相关,抬高下肢可缓解。部分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疲劳感,与肾上腺素能抑制有关。

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同时服用甘草制剂或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干扰药效的物质。建议使用药盒分装药物,设置服药提醒。定期测量晨起静息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和血压日记供医生参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血管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