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子胃痛2年未就医,结果查出胃癌,忍痛的代价承担不起

发布于 2021/04/19 11:34

之前有一则胃病的临床治疗报道,患者是一名30岁男子,生活在上海,职业是经贸方面的,工作压力很大,平时应酬较多,生活作息经常失调。患者时隔2年才就诊,在此期间,他的胃由起初的偶尔疼痛,发展成周期性疼痛。平常患者会服用常规胃炎缓解病症,直至就诊前几个月的时间,患者已经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抑制胃痛,在一次呕血后,他才决定到医院做检查。

检查的结果令患者大吃一惊,他的胃部已经严重老化,虽然才30岁,胃部年龄却接近中老年人的状况。而且,他的胃病发展到原位癌(早期胃癌)阶段,病情仍处于发展期,如果再拖延几个月时间,很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恶变。
胃痛不是小事儿,忍得越久病变越严重
当我们身体某些脏器产生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时,就代表脏器已经存在或轻或重的病变反映。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脏器,每天都要进行食物消化、分解、吸收、代谢等工作,也就是说每天都在收到饮食刺激,随着时间延长病变在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会逐渐加深、恶化,脏器易出现早衰以及过度损伤。
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胃病、胃癌的发生率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不过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早期胃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术后五年生存率高于九成。但是,中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较低,在一成左右。所以,胃癌的防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不过,很多患有胃病的年轻人由于工作、学习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时候采取得过且过原则,吃点儿药、喝点儿姜糖水能缓和就不到医院检查了,只把它当成简单的着凉、饮食不当处理。也有些人早期做过胃部检查,诊断结果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于是仅用一种药物或方法进行长期治疗,没有复查也没有调整治疗方案。这些做法都会导致病情逐渐发展、病情加深,引起更恶劣的后果。
胃部癌变有潜伏期
要知道,癌性病变基本是某些疾病长期发展造成的,并且具有不明显的潜伏期,胃癌就是很好的例子。临床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病原因由多种因素组成,其中包括慢性胃病、胃溃疡、感染(幽门螺杆菌)、残胃(胃部因损伤或手术导致的残缺)等。不过,胃癌会呈现阶梯式发展趋势,由慢性疾病发展到溃疡、萎缩,随着病情变化产生肠上皮化生,而后才会发生原位癌。

也就是说,当胃部出现病变的时候,只要控制病情诊断病程发展,就能有效避免胃癌的出现。所以,一旦胃部经常出现疼痛、腹胀,伴有呕逆、反流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诊治。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胃病患者可能因有效治疗令症状暂时消失,可是病患仍然存在,这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胃癌的潜伏期可能无症状表现,也可能与其他胃病相混淆,所以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加强对癌变的筛查力度。
胃癌的防治措施
对于健康群体来说,减少摄入对胃部及消化系统有影响的食物,规划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出现胃部异常及时到医院做检查。而疲于应酬、嗜好烟酒、大鱼大肉不断的人,应定期做身体调理和胃肠道、食道、肝胆检查。

胃癌也有相应的高危群体,如家族病史、长期患有慢性胃病、先天或后天性胃部残缺者,都属于易癌变人群。这类人需要加强胃部的健康管理,包括日常保健、饮食及药物调理,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尤其要做内镜检查,肠胃镜是目前判断病变以及癌变比较精准的手段,检查过程方便快捷。总之,胃部异常不能拖、不能忍,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确保健康。

胃癌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