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三大传播途径为
发布于 2025/06/29 12:17
发布于 2025/06/29 12:17
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三种途径感染人类。禽流感病毒可存在于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环境中,人类接触后可能引发感染。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病禽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人类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后,病毒可能侵入呼吸道黏膜并繁殖。在禽类养殖场、活禽市场等密闭空间,呼吸道传播风险显著增加。高危人群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环境。
直接接触感染禽类的血液、粪便或分泌物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处理病死禽类时,病毒可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侵入人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笼具等物品也存在感染风险。从事禽类屠宰、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操作后彻底清洗消毒。
食用未煮熟的禽肉或蛋类可能造成消化道感染。禽流感病毒在70℃以上高温持续加热可被灭活,但生食或半熟禽类产品存在传播风险。病毒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后,可能突破消化道屏障引发感染。日常饮食应确保禽肉完全煮熟,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预防禽流感需采取综合措施,高危职业人群应接种疫苗并做好个人防护。普通民众应避免接触活禽,购买检疫合格的禽类产品。处理生鲜禽肉后需用肥皂洗手,厨具需高温消毒。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且近期有禽类接触史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上一篇 : 禽流感能感染人的原因
下一篇 : 禽流感的中医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