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缺点
发布于 2022/10/04 17:57
发布于 2022/10/04 17:57
由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黏膜病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道溃疡是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经皮肤肝脏穿刺至肝内门静脉分支,选择性的进行胃冠状静脉插管,用栓塞材料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达到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一种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实pTVE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门脉高压症时,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开放,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胃冠状静脉血流呈离肝血流,该离肝血流使得经导管注入的栓塞剂能够到达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剂注入静脉后可使内皮细胞损伤、脱落,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内源凝血系统,致使管腔内混合血栓形成,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闭合,最终达到止血目的。该项技术主要适应证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大量失血,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急诊手术;或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近期有出血可能。
肝硬化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有各自的缺点。经胃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因其较难充分闭塞所有曲张静脉尤其是胃底曲张静脉而疗效欠佳,特别是经过硬化剂治疗后,随着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胃底静脉曲张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