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症状有哪些?分析母乳性黄疸的具体表现

发布于 2023/01/11 09:47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发病跟母乳的喂养有一定的关系。常见的母乳性黄疸症状包括有大小便的异常,皮肤出现黄染以及肝脾肿大的现象,当出现的时候妈妈需要注意观察和及时送医治疗。

顾名思义,母乳性黄疸指的就是孩子在通过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出现的黄疸表现,这在新生儿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作为准妈妈,要了解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以及疾病的具体表现,便于及时发现疾病,这样对于及时处理是很有帮助的。

常见的母乳性黄疸症状包括有大小便的异常、出现发育异常和肝脾肿大的现象,症状一般发生在出生之后的四到五天,期间黄疸的现象会慢慢的加重,孩子身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也会跟着上升。这样的情况一般持续的时间在十天左右,度过这个时期后,以上的情况就会慢慢的减轻和好转,整个需要的时间大概在三周到十二周,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具体表现,指的是在整个患病时间内孩子的胆红素水平高低,一般在患病的初期会达到胆红素的峰值,特别是对于抵抗力比较低下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值会非常高,但是一般不会出现溶血或者是贫血等严重的现象,持续三四周之后就会慢慢的好转,需要注意每个患儿好转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来说,如果期间停掉母乳的喂养,那么黄疸就会出现明显的减轻,同时体内胆红素的含量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如果发现症状之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那么胆红素的水平只会居高不下。

因此我们知道,出现母乳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就是母乳喂养引起的,所以妈妈们需要了解母乳性黄疸的有关症状表现,在症状出现的时候及时停止母乳的喂养,如果这个时候症状有好转的话,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相反的,如果症状没有好转,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