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4/09 08:07
发布于 2025/04/09 08:07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引起的危重病症,治疗需迅速恢复心脏功能并改善循环。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等。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诱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脏泵血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或室速,会扰乱心脏正常节律,影响泵血效率。心肌炎和心肌病则直接损害心肌结构,导致心脏收缩无力。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加重心脏负担。
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治疗需尽快开通阻塞血管,常用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PCI通过导管技术植入支架,扩张狭窄血管;CABG通过手术建立新的血流通道,绕过阻塞部位。
2、严重心律失常:室颤或室速等心律失常会扰乱心脏正常节律,影响泵血效率。治疗需迅速纠正心律失常,常用方法包括电复律、药物复律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电复律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药物复律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恢复心律;ICD通过植入设备自动监测并纠正心律失常。
3、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炎和心肌病直接损害心肌结构,导致心脏收缩无力。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抗炎、免疫抑制和改善心肌代谢。抗炎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炎症反应;免疫抑制治疗使用环磷酰胺等药物,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改善心肌代谢使用辅酶Q10、曲美他嗪等药物,增强心肌能量供应。
4、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瓣膜病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加重心脏负担。治疗需修复或替换病变瓣膜,常用方法包括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成形术通过手术修复病变瓣膜;瓣膜置换术通过手术替换人工瓣膜;TAVR通过导管技术植入人工瓣膜,无需开胸。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迅速恢复心脏功能并改善循环,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急性心肌梗死需开通阻塞血管,严重心律失常需纠正心律,心肌炎和心肌病需抗炎和改善心肌代谢,心脏瓣膜病需修复或替换病变瓣膜。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