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肠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4/29 22:40
发布于 2025/04/29 22:40
小儿细菌性肠炎可能由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衡、沙门氏菌感染、志贺氏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益生菌调节、抗生素治疗、饮食调整、卫生管理等方式干预。
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是常见诱因。生冷食物、未煮沸的牛奶、变质的辅食可能携带致病菌。避免食用街头摊贩食品,处理食材前需彻底清洁双手,婴幼儿餐具应每日高温消毒。
早产儿或疫苗接种不全的儿童更易感染。营养不良、近期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会削弱肠道防御能力。保证每日摄入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6月龄以上婴儿可适量添加胡萝卜泥、蛋黄等辅食。
长期滥用抗生素或频繁更换奶粉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表现为腹泻伴随奶瓣或黏液便。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母乳喂养有助于菌群定植。
多与接触爬行动物或未煮熟的禽蛋有关,常突发高热伴绿色稀水便。可能与家庭饲养龟类、食用溏心蛋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包括每日排便超10次、粪便带血丝。确诊需进行粪便培养,重症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
常见于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传播,起病急骤伴里急后重感。可能与共用玩具、如厕后未洗手等因素有关,特征性表现为腹痛后立即排脓血便。治疗需口服阿奇霉素,严重脱水者需住院补液。
发病期间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饮品加重腹泻。恢复期逐步引入蒸熟的鱼肉、土豆泥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嗜睡或超过8小时无尿需急诊。日常加强手卫生教育,外出携带免洗消毒液,玩具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
上一篇 : 宝宝胃肠炎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