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管型尿

发布于 2025/05/04 15:41

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的管型尿主要由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五种类型构成,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蛋白质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1、透明管型:

由肾小管分泌的糖蛋白构成,尿液呈无色透明圆柱状。肾病综合征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度受损时,少量小分子蛋白漏出可形成此类管型,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病情。

2、颗粒管型:

透明管型基质中嵌入变性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或血浆蛋白分解颗粒,外观呈黄褐色颗粒状。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常见于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小管损伤阶段。

3、细胞管型:

管型基质中包含完整红细胞、白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轮廓。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白细胞管型多伴随感染,需进行尿培养明确病原体。

4、蜡样管型:

质地均匀呈蜡黄色,由长期滞留的颗粒管型演变而成。反映肾小管严重萎缩及肾单位功能丧失,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期。

5、脂肪管型:

管型内含有折光性强的脂滴或胆固醇结晶,与肾病综合征特征性脂质代谢紊乱相关。尿沉渣特殊染色可见双折光现象,需监测血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肾病综合征患者每日需控制食盐摄入在3克以内,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低蛋白食物。建议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晨起眼睑及下肢水肿情况,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合并高血压者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期间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尿液泡沫增多或夜尿频繁时应及时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肾病综合征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