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加重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09 08:05
发布于 2025/05/09 08:05
分泌性中耳炎加重的症状主要包括耳闷胀感持续加重、听力明显下降、耳内出现持续性疼痛、耳鸣频率增加以及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需警惕鼓膜穿孔或粘连性中耳炎等并发症。
早期耳内闷胀感可能随体位变化暂时缓解,病情加重后闷堵感转为持续性,类似耳道被棉花堵塞,吞咽或打哈欠无法缓解。这与中耳腔内积液黏稠度增加、咽鼓管功能障碍持续恶化有关,需通过鼻喷激素或咽鼓管吹张治疗改善通气。
初期表现为轻微传导性听力下降,加重后可出现显著听力障碍,尤其在嘈杂环境中对话困难。积液压迫听骨链及鼓膜活动受限是主因,纯音测听显示气导阈值升高,骨导正常,需行鼓膜穿刺抽液或置管术恢复听力。
疾病早期多无痛感,若出现持续钝痛或刺痛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疼痛可放射至同侧颞部,夜间平卧时加重,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
原有低调耳鸣转为高频蝉鸣音或搏动性耳鸣,与内耳淋巴液压力异常、耳蜗毛细胞受损有关。严重者可影响睡眠质量,需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并排查是否合并梅尼埃病。
出现38℃以上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反应,提示炎症扩散至乳突或颅内可能。儿童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抓耳动作频繁,需立即进行颞骨CT检查排除并发症,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及潜水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保持鼻腔通畅可减少咽鼓管阻塞风险。急性期建议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但避免过度用力。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眩晕、面瘫等神经系统表现,需紧急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
上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癌的首发症状。A对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