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人骨质疏松老是疼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5/17 13:20
发布于 2025/05/17 13:20
90岁老人骨质疏松疼痛可通过钙剂补充、维生素D补充、镇痛药物、物理治疗、预防跌倒等方式缓解。骨质疏松疼痛通常由骨量流失加速、维生素D缺乏、炎症因子刺激、肌肉萎缩、跌倒风险增加等原因引起。
钙是维持骨密度的关键营养素,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除乳制品外,可选用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补充剂,需注意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钙剂需与维生素D联合补充才能有效促进钙质沉积。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和骨骼矿化,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建议每日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可通过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改善钙代谢。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可避免补充过量。
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温和镇痛药,严重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既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又能缓解骨痛,但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
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疼痛。水中运动能减少关节负荷,增强肌肉力量。每日适度晒太阳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阳光。
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杂物等绊倒隐患,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穿戴防滑鞋。夜间保持适度照明,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以防步态不稳。
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适量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跌倒风险评估,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肌肉僵硬。疼痛持续加重或突发剧烈骨痛需及时排除椎体骨折等并发症。
上一篇 : 33岁女骨质疏松是什么引起的
下一篇 : 33岁骨质疏松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