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5/25 05:00
发布于 2025/05/25 05:00
过敏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免疫系统异常、鼻黏膜敏感性和内分泌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冲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反应过度,引发鼻黏膜炎症。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湿疹。治疗以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为主,严重时需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球蛋白E大量产生,导致组胺释放。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三联征。除使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外,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防螨寝具是重要预防措施。
Th1/Th2细胞平衡失调使机体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防御反应。这种免疫紊乱常伴随血清IgE水平升高,鼻黏膜活检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调节治疗如奥马珠单抗适用于中重度患者,需配合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鼻黏膜神经末梢过度敏感时,冷空气、烟雾等非特异性刺激也可诱发症状。这类患者常主诉鼻痒、眼痒等感觉异常。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降低黏膜敏感性,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
青春期、妊娠期等激素水平波动时期可能加重症状,孕激素升高会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这类患者症状常呈周期性变化,治疗需调整激素水平,妊娠期应避免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春季花粉浓度高时减少外出,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摄入,限制高组胺食物如发酵食品。鼻腔冲洗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配合生理盐水,每日1-2次。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上一篇 :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