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骨折三个月了怎么还肿
发布于 2025/06/08 11:51
发布于 2025/06/08 11:51
脚后跟骨折三个月后仍肿胀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过早负重活动、创伤性关节炎、软组织粘连、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
骨折后局部微循环重建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跟骨血供较差区域。肿胀多表现为晨轻暮重,伴随皮肤温度降低。建议抬高患肢配合脉冲磁疗、空气波压力治疗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下垂体位。
跟骨承重功能特殊,未完全愈合时过早行走可能导致骨痂微损伤。肿胀常伴随负重后疼痛加剧。需通过X线确认愈合程度,必要时延长制动期,使用步行靴分散压力。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时易引发关节面不平整,表现为活动时关节肿胀僵硬。关节腔穿刺可见淡黄色积液,MRI显示软骨损伤。玻璃酸钠关节注射联合低频超声可改善症状。
跟骨周围肌腱韧带损伤后纤维化可限制淋巴回流。肿胀区域质地较硬,被动背屈受限。需进行瘢痕松解手法治疗,配合胰蛋白酶等药物导入软化粘连组织。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可能出现低毒性感染,表现为持续性肿胀伴皮温升高。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升高,核素扫描显示局部代谢活跃。需行细菌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康复期建议每日进行非负重状态下的踝泵运动300次,分3组完成,促进淋巴回流。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C200毫克以上。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15厘米,避免侧卧压迫。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需及时复查排除深静脉血栓。
上一篇 : 老人股骨颈骨折手术风险大吗
下一篇 : 骨折三个月了还肿怎么能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