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灶性脑梗塞
发布于 2025/06/10 09:58
发布于 2025/06/10 09:58
多灶性脑梗塞是指脑内同时或先后出现两个及以上不同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灶,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多灶性脑梗塞的核心病因是脑血流中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血栓形成,堵塞不同分支动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产生栓子,随血流播散至多支脑血管;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引起的脑小血管玻璃样变,也会造成多发性微小梗死灶。
症状取决于梗死部位,常见突发性单侧肢体麻木无力、构音不清或失语。若累及额叶可能出现性格改变,顶叶受累易出现空间定向障碍。部分患者表现为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后循环缺血症状,多灶性损害更易导致血管性痴呆。
头颅MRI是确诊金标准,DWI序列可清晰显示急性期多发病灶。CT灌注成像能评估脑血流储备,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可检测动脉狭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用于排查心源性栓塞,血液检查需关注血脂、血糖及凝血功能指标。
发病4.5小时内符合条件者可静脉溶栓,超过时间窗需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心源性栓塞需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维持脑灌注压,重症患者需介入取栓或血管内治疗。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房颤患者需持续抗凝,吸烟者必须戒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言语训练及认知干预,定期监测颈动脉斑块变化,必要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多灶性脑梗塞患者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认知训练可选用拼图、记忆卡片等工具,睡眠保持7-8小时。家属应协助监测用药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新发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