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萎缩性慢性胃炎吃什么药好
发布于 2025/06/11 13:41
发布于 2025/06/11 13:41
非萎缩性慢性胃炎可通过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中成药等缓解症状。药物选择需结合病因及个体差异,建议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能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酸症状;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轻中度胃酸过多。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风险,疗程一般4-8周。
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硫糖铝能与糜烂面结合促进修复。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避免与抑酸药同服,可能出现便秘等副作用。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改善腹胀、早饱等动力障碍症状。需注意与抗胆碱药合用会降低疗效,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检测阳性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含铋剂、两种抗生素及抑酸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是常用抗生素组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14天疗程。
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等对轻症患者有一定疗效。需辨证使用,脾胃虚寒者适合温中健脾类,肝胃郁热者宜选疏肝清热类。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规律进食七分饱。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可调节胃肠功能。若出现呕血、黑便、消瘦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情况,合并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需缩短随访间隔。
上一篇 : 慢性胃炎为什么不能吃泼尼松
下一篇 : 慢性胃炎怎么饮食调理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