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原则是
发布于 2025/06/14 15:30
发布于 2025/06/14 15:30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处理原则包括加强子宫收缩、修复损伤、纠正凝血功能、输血支持及必要时手术干预。
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不足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约占70%。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延长或使用过量宫缩抑制剂等情况。处理需立即按摩子宫,静脉滴注缩宫素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促进宫缩,必要时行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可导致持续性出血。需在超声引导下人工剥离胎盘,完全性胎盘植入需行子宫切除术。胎盘娩出后需仔细检查完整性,残留组织超过3厘米需行清宫术。
急产、巨大儿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阴道或会阴严重裂伤。需在良好照明下逐层缝合,宫颈裂伤超过2厘米需采用可吸收线"8"字缝合,阴道穹窿裂伤需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同时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每2小时监测凝血四项直至指标正常。
罕见但危急的第三产程并发症,表现为突发休克与阴道口可见子宫体。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时需经腹手术复位。复位后需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4小时预防复发。
产后出血抢救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每小时记录出血量及生命体征。恢复期建议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6周内避免提重物。哺乳可促进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复旧,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复查血常规。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哪几类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哪些处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