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发布于 2025/06/18 09:12
发布于 2025/06/18 09:12
痔疮可能引发肛门疼痛、出血、感染等局部危害,长期未治疗可能加重为贫血或肛门功能异常。主要危害包括局部不适、慢性失血、继发感染、肛门功能损伤、生活质量下降。
痔疮最常见的危害是肛门区域持续性疼痛、瘙痒和肿胀。内痔脱出或外痔血栓形成时,可能因摩擦或压迫导致剧烈疼痛,影响坐立行走。排便时黏膜破损会加重灼烧感,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刻意减少排便,进一步诱发便秘。
内痔出血是贫血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会导致铁元素流失,初期表现为乏力、头晕,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等缺铁性贫血症状。老年患者或月经期女性更易因代偿能力不足而症状加重。
破损的痔核可能成为细菌入侵门户,引发肛周脓肿或肛瘘。血栓性外痔若继发感染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随体温升高。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显著增加,严重时可能需切开引流治疗。
反复脱出的内痔可能牵拉肛门括约肌,导致收缩力减弱。部分患者出现肛门失禁或黏液渗出,污染衣物并引发皮肤湿疹。长期脱垂还可能造成直肠黏膜松弛,增加直肠脱垂风险。
痔疮症状易导致焦虑和社交回避。患者可能因疼痛拒绝外出就餐、旅行,或因出血恐惧癌症而过度紧张。部分人因肛门不适影响睡眠和工作效率,形成心理生理双重负担。
建议痔疮患者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火龙果、芹菜,保持大便柔软通畅;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进行5分钟提肛运动;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减少纸巾摩擦。急性期可选择侧卧位缓解压力,若出血持续1周或疼痛无法缓解需及时就医。注意控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
上一篇 : 直肠粘膜脱垂和痔疮的区别
下一篇 : 上厕所久了会不会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