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方面
发布于 2025/06/18 11:36
发布于 2025/06/18 11:36
禽流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接触污染环境、呼吸道飞沫、食用未煮熟禽肉及母婴垂直传播五种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患病禽类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是主要传播方式。活禽市场、养殖场工作人员因频繁接触活禽,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感染禽类的羽毛、粪便中可能携带高浓度病毒,皮肤破损或黏膜暴露时易发生感染。
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周,接触被污染的饲料、水源、笼具等物品可能导致间接传播。禽类栖息地的土壤、水源若被病毒污染,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
处理病禽时产生的气溶胶可能含有病毒颗粒,近距离吸入可导致感染。在密闭空间如禽类加工场所,高浓度病毒飞沫通过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的风险较高。
食用未彻底煮熟的禽肉或蛋类可能传播病毒。禽流感病毒在70℃以上高温持续加热可灭活,但腌制、醉制等非加热处理方式无法完全杀灭病毒。
妊娠期感染禽流感的孕妇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将病毒传给胎儿。现有病例报告显示垂直传播概率较低,但可能引发胎儿发育异常或流产等严重后果。
预防禽流感需避免接触活禽及其分泌物,处理禽类食材时佩戴手套口罩,禽肉蛋类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且有禽类接触史者应及时就医,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改善预后。高危人群如养殖场工作人员建议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减少混合感染风险,同时需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消毒等防护措施。
上一篇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哪些
下一篇 : 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哪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