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腹泻可分为哪三类
发布于 2025/06/18 15:41
发布于 2025/06/18 15:41
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三类。
细菌性腹泻由致病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患者通常表现为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同时需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好发于婴幼儿。典型症状为突发水样腹泻,可能伴有呕吐和低热。该类型具有自限性,治疗以补液为主,可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寄生虫性腹泻常见病原体为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临床特征为慢性腹泻或间歇性腹泻,粪便可能带有恶臭或血丝。确诊需粪便镜检找虫卵或滋养体,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原虫药物。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恢复期避免油腻、生冷及高纤维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餐具煮沸消毒。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严重脱水时需及时就医。腹泻期间建议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上一篇 : 严重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可以是什么
下一篇 : 慢性腹泻的发生类型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