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再发性呕吐
发布于 2025/06/29 14:00
发布于 2025/06/29 14:00
小儿再发性呕吐是指儿童在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反复出现呕吐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该症状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饮食不当、前庭功能障碍、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发作间期无异常。
胃肠动力异常或消化酶分泌不足可能导致食物滞留刺激呕吐中枢。患儿可能伴随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改善胃肠动力。家长需注意记录呕吐与饮食的关联性。
焦虑、压力等情绪波动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常见于入学适应期或家庭环境变化时,可能伴有睡眠障碍。建议家长通过游戏治疗缓解儿童紧张情绪,必要时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干预,避免强迫进食加重症状。
过量进食、食物过敏或进食后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呕吐。牛奶蛋白、鸡蛋等是常见致敏原,发作时可见荨麻疹。家长应提供易消化的小份餐食,发作期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并排查食物日记中的可疑致敏食物。
内耳平衡感受器异常可能导致运动病样呕吐,常见于乘车、旋转游戏后,伴随面色苍白、出汗。可尝试生姜制剂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使用茶苯海明糖浆预防发作。
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血症等遗传代谢病可表现为周期性呕吐。发作时常伴意识改变、特殊体味,需通过血尿代谢筛查确诊。急性期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长期需特殊配方饮食治疗,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发作。
家长应保持呕吐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发作期给予少量口服补液盐,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清淡饮食如米汤、馒头等。若呕吐物带血、呈喷射状或伴随持续腹痛、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脑炎等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建立规律进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上一篇 : 儿童咳嗽有痰一直不好怎么办
下一篇 : 幼儿脑性瘫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