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牙根发黑腐烂的原因
发布于 2025/07/01 10:46
发布于 2025/07/01 10:46
烂牙根发黑腐烂通常由龋齿、牙周病、外伤、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牙龈肿胀、口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感染扩散。
龋齿是牙体硬组织被细菌侵蚀的慢性病变,长期未治疗可导致牙根腐烂。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黑色龋洞。龋齿可能引发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治疗需清除腐坏组织后填充,常用药物包括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或玻璃离子水门汀。日常需减少糖分摄入并使用含氟牙膏。
牙周病造成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使牙根暴露并积聚菌斑。炎症持续发展会导致牙周袋溢脓,牙根表面附着黑色牙结石。患者常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治疗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定期洁牙和正确使用牙线有助于控制病情。
牙齿受到撞击可能导致牙髓血管断裂,牙髓坏死使牙根逐渐变黑。外伤后未及时处理,坏死的牙髓组织分解产生硫化铁,造成牙体变色。可能伴随咬合不适或根尖区压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或碘仿制剂消毒根管。
牙髓坏死多由深龋或外伤引起,失去血供的牙髓发生腐败分解,通过牙本质小管渗透导致牙冠发黑。患牙通常对温度测试无反应,可能伴有根尖区瘘管。治疗需彻底清理根管,使用樟脑酚棉捻消毒,最后用牙胶尖充填根管。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根尖周炎是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的病变,慢性炎症导致根尖肉芽肿或囊肿,使牙根吸收变黑。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剧烈跳痛和面部肿胀。治疗需配合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复发概率。
预防烂牙根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变色或疼痛时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拔牙。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加强口腔护理,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儿童需定期涂氟防龋,避免睡前进食甜食。
上一篇 : 拔牙后几天再拔牙?
下一篇 : 牙齿没拔完有残留有什么影响